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成果 > 正文
【佳文速递】新文科实验室王成教授等在Habitat international上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24-11-28 15:48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新文科实验室王成教授等在Habitat international上发表题为“A strategy of building a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countryside: Reuse of idl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based on symbiosis theory”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AZD031)、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B2022NSCQ-MSX0527)、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项目(SWUPilotPlan031)、西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SWUS24097)的资助。

2021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宣告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战略部署,其中和美乡村建设强调乡村适宜居住和适宜产业发展,对农村建设用地提出了新的需求。但是因为村庄规划长期缺失、农村地区建设用地闲置和低效利用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农村宅基地的闲置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用地需求之间矛盾彰显,如何解决这一资源错配问题是有序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关键。

因此,本研究重点关注农村宅基地闲置与和美乡村建设用地需求之间的资源错配,从如何获取、如何配置、如何利用闲置宅基地三个维度出发,运用共生理论构建闲置宅基地再利用的理论框架,解析再利用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共生关系;运用共生界面的选择原理建立判断标准,确定闲置宅基地的再利用方式;从图斑视角揭示了闲置宅基地再利用的过程和分配机制,结果表明:(1)乡村多元主体可以围绕闲置宅基地打造共生界面,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共生关系;(2)分别将该村26.92%73.08%的闲置宅基地配置到公共空间和产业用地,可以提高闲置宅基地再利用的效率并降低经济成本;(3)通过保留原有景观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来促进现代生活与乡村文化的共生,可以营建多功能的公共空间。研究结果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决土地资源错配的提供了新路径,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乡村建设、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中国样本。

引用格式:Wang, Z., Wang, C., Dou, H., Cheng, G., Zhang, J., Lei, X., Huang, X. (2025). A strategy of building a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countryside: Reuse of idl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based on symbiosis theory. Habitat international, 155, 103238.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24.103238.

文|王政霖 审核|马寅华 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