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实验室杨德伟教授等在Energy上发表题为“Spatio-temporal patterns and cascading risks of embodied energy flows in China”的研究成果。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西南大学青年团队专项资金的资助。
能源消耗不仅涉及直接能源消耗,也包括间接能源消耗。随着全球化和区域分工协作的强化,通过国际贸易转移的间接能源逐步成为能源供应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依靠能源进口来支持国内生产的经济体可以通过外包其能源密集型产业来减少直接能源进口。因此,仅仅依靠直接能源贸易网络不足以捕捉经济体之间能源转移的全部范围。隐含能源涵盖了生产用于最终需求的产品的直接和间接一次能源投入,被认为是替代直接能源使用的适当指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日益紧密,商品流通数量增加。隐含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国家和多个部门之间流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隐含能源网络。
中国作为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供给和消耗存在广泛的区域异质性和部门异质性。然而,面向中国省际贸易的隐含能源研究十分有限,对省际部门之间的隐含能源流动仍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本研究基于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核算中国省际隐含能源流,构建区域-部门的复合型隐含能源网络;应用复杂网络模型和级联失效模型,识别隐含能源网络的关键节点、主要流量和流动轨迹,模拟网络中重要节点的级联影响。以期能够为保障区域能源安全、防范和应对能源系统的级联风险提供新的视角。
引用格式:Zhang, S., Yang, D., Ji, Y., Meng, H., Zhou, T., Zhang, J., & Yang, H. (2024).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and cascading risks of embodied energy flows in China. Energy, 131309.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24.131309
文|张帅 审核|杨德伟 马寅华 王成